冷链大势之下,哪种仓储方案能将库容提升近2倍?
冷链未来的发展势头如何?
冷链仓储的发展又将如何?
哪种仓储方案竟然将同面积的仓储库容提升了近2倍呢?
下面为您一一揭晓!
回顾2017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整体是稳中求进,从量变走向质变。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全国冷链物流行业继续保持了年均25%的增长,市场规模达到4700亿元,其市场表现则是好事连连: 2017年1月3日,海航冷链北京冷链物流中心落成封顶,借助临近机场的区位优势以及海航集团的资源优势,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海陆空多式联运的特色服务,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地区甚至全国的标志性冷链中心之一。 图片来自海航冷链官网 4月24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烟台发布了樱桃寄递行业解决方案,在山东、辽宁、甘肃、陕西、河北、山西等6省联动,实现生鲜冷链配送全国次日达。 图片来自烟台市邮政管理局 8月3日,天猫宣布,向易果集团投资3亿美元。易果生鲜将与天猫进一步全融合,全面加码天猫超市的发展。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易果生鲜旗下安鲜达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9月25日,满载着黑龙江齐齐哈尔地产圆葱的“龙海号”冷链专列从齐齐哈尔集装箱货场启程,10天后运抵莫斯科,成为我国首条国际冷链物流专列。 11月16日,作为以“智慧物流领跑者”著称的希杰荣庆物流“TES创新研发中心”落成,并首次亮出货运无人机和物流机器人,从而成为构建我国冷链智慧物流的一个范例。 2017年双十一,以天猫和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生鲜销售全线飘红,冷链物流功不可没。据统计,天猫生鲜频道在4个小时内卖出加拿大北极甜虾超过270万只、阿根廷红虾超过160万只。在京东生鲜海产频道,一分钟内共卖出超过1万吨生鲜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220%。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的一年里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小觑。据权威部门预估,未来两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4930亿元和5650亿元,这是一个诱人的市场,如何在其中分得一杯羹,是所有的企业都在认真思考并颇费思量的一个问题。之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从开始提出打造现代冷链体系以来,冷链体系的建设依然未能如愿所至。 2018年冷链行业面临的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求:2018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由“量”转“质”,高质量成为硬要求;供给侧改革将更加注重“补短板”。这意味着冷链物流将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冷链物流入市门槛会更高 国办29号文中提出,今后,将把冷藏保温车辆作为专用货运车辆加强管理,并将温度监控设备性能要求作为冷藏保温车辆投入运营的基本条件,对于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不允许投入冷链物流市场,并引导高耗能、低效率、不合规的冷藏保温车加快退出市场。 新零售倒逼冷链物流 新零售,不管如何“新”,都无法忽视冷链物流。无论是盒马鲜生还是永辉超市,无论是波士顿龙虾还是新疆的葡萄,在它们完好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之前,都要经过复杂的不间断的冷链运输过程。在新零售的快速变革下,生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生鲜产品的多频次、全网络、全渠道流动,这是无法和常温标准品相对比的。冷链体系中各个环节间的协作和对接,都会增加产品品质和安全的风险,客观上也是对冷链行业升级创新的倒逼。 冷链物流将进入大数据时代 2017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党中央的这一战略思维意味着,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冷链新时代已然来临。 总结 新时代互联网+冷链物流的内涵,一方面是把互联网的一整套现代技术包括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到冷链物流行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网络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规划,以提升对需求和供给预测的准确性,实现供应链成本的可预测、可计算、可分析、可控制,从而大幅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应用卫星定位、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配备车辆定位跟踪以及全程温度自动监测、记录和控制系统,按照冷链物流全程温控和高时效性要求,整合各作业环节。鼓励相关企业建立冷链物流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系统,从而逐步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数据化、透明化和可视化管理。 如何选择冷链仓储解决方案? 冷链仓储是利用温控设施创造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并对商品实施存储与保管的行为,只有让存储商品处于规定的最佳温湿度环境下,才能保证存储商品的品质和性能,防止变质、减少损耗。 冷链仓储也是一个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仓储过程。如对冷链仓储过程的控制不够准确的话,将会导致商品品质降低,以及组织结构上的改变、颜色的改变、碰撞挤压中的损伤以及微生物的繁殖等。因此,需要完善冷链仓储过程中的包装与存储形式、储运与管理手段、温湿度记录仪或者温湿度监控系统、冷链数据管理平台等高效运营模式,有效改善和优化冷链仓储管理流程并使之符合相关法规与标准,使企业在营运成本和质量控制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以充分保障商品品质,为客户创造持续的价值增长。 冷链仓储单元化与标准化 冷链仓储系统主要包含托盘等单元器具、各类货架、搬运设备、温湿度监控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等。规范冷链仓储的装载单元、集成单元,包括货架的包装单元尺寸、托板尺寸和其他配套设施,是确定整个冷链标准的基础。 冷链仓储对存储设备、存储环境的要求很高,在对冷链仓储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由于冷链仓储的装载单元、集成单元的非标准化、定制化直接关联到所有冷链对接设施的技术尺寸,是冷链仓储设施进行设计规划的基础技术数据来源之一,直接影响仓储系统解决方案的确立、规划设计与优化、存储设备库容量及其搬运设备的运行效率,也不利于第三方冷链企业之间进行仓储管理与运作服务。因此,实现冷链仓储的单元化、标准化,可通过对资源的最佳配置,让冷链仓储系统在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系统总成本,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冷链仓储环境下的控制要素 冷链仓储环境下的控制要素包含产品特性、冷链仓储设备、处理工艺和作业管理等方面: 1、产品特性方面的控制要素包括原料品质和耐藏性等。不同原料存储温度条件、冷却方法和单元包装要求等都会有差异。冷藏产品的品质变化主要取决于控制温度计温度的可变化范围,存储物品的温度影响,甚至存储物品表面温度与内在温度间的温度梯度也会对其品质产生影响。有资料表明:在常温中暴露1小时的食品,其质量损失可能相当于在-20℃下贮存半年的质量损失量。 2、冷链仓储设备的控制要素包括:冷链仓储设备的数量、质量及其在库房内的布局与控制管理模式、温湿度监控系统与管理运营平台、低温环境和保鲜贮运工具等。针对冷藏冷冻手段与工艺选择适合的冷链仓储设备,以确保冷链仓储环境符合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卫生等要求。 3、处理工艺条件的控制要素包括:冷链仓储的工艺水平、包装条件和清洁卫生程度等。 4、人为条件的控制要素包括:管理模式、快递作业和对食品的爱护等。 5、影响冷藏或冷冻效果的要素还包括:存储物品的生化特性、冷却方法和冷藏工艺条件等,如采用人工调节冷链仓储环境下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以减缓新鲜制品的生理作用及生化反应的速度,延长存储物品的货架期。 其中,有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如冷链仓储设备条件对处理工艺、管理和作业过程均有直接影响。 冷链仓储货架钢结构的设计规划 通过对冷链仓储环境下的货架结构的设计规划与思考,分析与冷链仓储相关的设备所设计规划的侧重点,严格控制每一个影响因素,既充分发挥每种设备的性能优势,又利用不同设备的特点进行互补,从冷链仓储整体系统的角度去优化、合理布局和管理,实现最佳的冷链仓储运行效率,服务于整个冷链系统。 1、确定货架钢结构的具体型式、尺寸、链接、构造等; 2、在钢货架结构设计规划之初甄别出结构影响因素; 3、冷链钢货架结构设计规划要有系统观和发展观; 4、冷链钢货架结构设计规划的其它细节。 根据已确认的冷链仓储钢货架结构规划方案,合理布局温湿度监控节点、信号反馈布线、照明系统、搬运系统等,建立完善的运作监控系统与管理运营平台,合理调配存储货运,建立合理的存储作业环境、出入库频次和顺序,确保冷链仓储品质和存储效能。 如何选择冷链仓储解决方案 常温冷链物流中心主要业务包括仓储保管、初步加工、产品展示等,作业功能区包括理货区、暂存区、常温区、阴凉区、冷藏区、低温冷冻区、展示区、流通加工区、拣货区、废物集中区、商务区等,需要分析冷链物流中心的功能区域、设备布局、物流走向和运作流程,依据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物流数据分析寻找内部物流频繁的区域以及物流相对较少的区域,确定各作业功能区的密切程度,再结合作业单位的可规划利用面积,合理设计布局、模拟运行,以确定相对合理的冷链仓储解决方案。钢货架结构及其类型是其中比较关键的应用技术之一,直接决定仓储量、进仓物品的最短与最长存储期、周转率及其运行效能等。 目前冷链仓储系统中最常见的钢货架结构形式有:驶入式货架、后推式货架、重力式货架、电动移动式货架、阁楼式货架及其物流平台、穿梭式货架、自动立体仓库等密集存储系统。此外,也可以根据存储物品的特性、库房结构与作业模式等,采取地堆存储、垛码存储形式或者其他低密度存储货架结构,如托盘式货架结构、悬臂货架结构等。冷链仓储解决方案评价的首要标准是合适、高效、可行,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才是冷链仓储解决方案本身的经济性,以比较或者合理整合各冷链仓储解决方案的优势,并根据实际案例的运营效果,建立合适的方案评价指标。 有资料统计与测算,相同的2000㎡仓库,穿梭式仓储解决方案可将库容量提高1.8倍,而使建筑造价降低30%,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智能化的冷链仓储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客户长期的运营成本,还能显著提高客户的物流响应速度、工作效率。